廣告
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親子首頁 > 親子 > 親子要聞 > 正文

養(yǎng)育他是因為愛他 不要把貧窮觀帶給你的孩子

凱叔說

kaishushuo

這篇文章實際上在探討我們面對財富的態(tài)度。

富人的態(tài)度是把目光放在增量,他們相信未來。

窮人的態(tài)度是把目光放在存量,他們恐懼未來。

錢是守不住的,因為你早晚要花。

把現(xiàn)有的金錢放在對生活的改善和對未來的投資。一方面不斷提高生活質(zhì)量,其實這是擁有財富的根本目的。另一方面,用現(xiàn)在的存量博取更好的未來,于是良性循環(huán)。

說到底,面對財富的心態(tài),取決于你對獲取財富能力的自信。

希望我們的孩子都有這份自信。

我在十來歲的時候看了《窮爸爸富爸爸》,很受益。那時知道了“復(fù)利”的概念。

其實,在孩子心里種下的財富觀,本身在人生中就會產(chǎn)生極大的復(fù)利效應(yīng)。

復(fù)利本身的價值就在于時間。

越早越好,越長越好。

新加坡的高中生學(xué)費又漲價了,公民價格不變,PR漲價$40,海外學(xué)生(非ASEAN成員國)漲價$150,2016年每月$1150,而2017年則漲到每月$1300。

我看到一個高中生在微信上抱怨:看來以后只有有錢人才能來新加坡上學(xué)了。

她所不知道的是,其實她就是一個有錢人。

她一個人租住在公寓里,每月租金就是$900(相當(dāng)于國內(nèi)4500元人民幣),加上海外留學(xué)的這筆費用,又是多少人可以承擔(dān)起的。

那么身為有錢人,她為什么還如此抱怨呢?

貧窮和富裕

人生有很多無奈,但最無奈的,可能就是貧富差距。

有人認(rèn)為,貧窮和富裕是可以改變的狀態(tài),比如很多富二代都是紈绔子弟,而很多窮人的孩子通過努力學(xué)習(xí)可以出人投地。所以他對孩子說:你要好好讀書,才能上好大學(xué),上了好大學(xué),才能過上好生活。

但想要改變貧富狀態(tài),只是如此簡單的事情嗎?

事實很悲哀,盡管媒體會報道一些品行不良的富二代,或出生貧苦卻出類拔萃的人才,但普遍情況是,富二代沒有變得貧窮,而多數(shù)窮人的孩子依舊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。

大學(xué)教育可能改變了他所在的城市,但沒有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他的生活狀態(tài)。他也許比父母那一代過得稍微好一點,但從橫向比較上看,富人依舊是富人,窮人依舊是窮人。

有人說,那是因為原始財富積累不同,窮人想要趕上富人的程度需要時間。

好吧,那又是什么原因,造成兩個人是從同一條起跑線出發(fā),一個人穩(wěn)步地過上相對富裕的生活,而另外一個人的生活質(zhì)量逐年下降呢?

很多人活了一輩子,回頭發(fā)現(xiàn),別人的生活越過越富裕,而自己的生活越過越貧窮。同樣是一個地方出來的人,同樣是一個學(xué)校畢業(yè)的人,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差距呢?

又有人歸之為宿命論,逢人就說自己的命不好。他覺得自己的智商并沒有比別人低,但機會總是輪不到他的頭上。所以別人能夠升官發(fā)財,是因為別人的機會好。

事實就是如此嗎?

A君和B君的故事

A君和B君是來自四線小城鎮(zhèn)的兩個孩子。兩家離得很近,生活條件都屬于不好也不壞的那一種,父母教育程度都不高。A君的父親為人家開車運輸貨物,母親不工作,在家里帶孩子。B君的父母都在一個小工廠里勞作,工作時間很長。

A君

A君父親每個月把工資收入交給他的母親,母親是個愛打扮的人,最大的樂趣是給家里人做好豐盛的早飯,把家里打理得緊緊有條,然后出去和鄰居街坊聊天。家里除了日常的開銷,其他都存在銀行,當(dāng)然A母親還喜歡購置黃金。

A母親也是個對時尚商品很感興趣的人,知道哪里有性價比高的衣服,常常帶著A君出去逛街,也會細(xì)心地告訴孩子怎么比價怎么砍價。

A君也是個很有生活樂趣的人,常常喜歡和母親一樣在廚房里面倒騰出美味的早飯。同時她在常年累月的積累中對商品知識了如指掌,身上常穿著款式新穎的衣服,也是同學(xué)們非常喜歡聊天的對象。

B君

B君父母白天晚上都看不到影子,B君每天的早飯就是街對面的包子,她一年很少能夠吃到母親做的一頓飯。

B母親是個性格非常要強的人,常和B父親吵架,指責(zé)丈夫的種種不是。丈夫心思郁悶,工作更不思進取。家里的錢都藏在柜子里,很快就花得沒有影子。B母親說父親都花掉了,B父親說就這么點錢,能花到哪里去。

家里經(jīng)濟不好,B母親覺得唯一的出路就是孩子了。她非常重視孩子的學(xué)業(yè),僅要求孩子專心讀書,不需要孩子洗碗掃地做家務(wù),不需要孩子應(yīng)付親戚朋友,也不需要孩子了解家里的錢財事務(wù)。

B君從小聽著父母相互的指責(zé)長大,也從中了解家里經(jīng)濟條件不好,所以自覺對開銷降低要求。她很少和其他女生一起出去逛街,對女性商品一無所知,每天宅在家里看書,當(dāng)然也對外面的新鮮事情不甚了解。所以雖然她成績不錯,但不擅交際,人緣一般。

若干年后,他們長大了

A君家存了點錢,在A母親的建議下,在市中心購置了一套房子,全家都搬了過去,幾年后房價漲了好幾倍,家里條件越來越好。

A君從小和母親關(guān)系特別親密,長大后在母親的介紹下嫁給了一個市中心的青年,和父親很像,每月生活費上交,兩人的性格都非常溫和,甚至都不會大聲說話。親戚家都住锝很近,有事情都可以相互幫幫忙。

B君家和過去一樣,依舊是那一套老房子,家里沒有任何儲蓄。

B君和母親一樣都是性格要強的人,但是從小和父母關(guān)系一般,甚至很疏遠(yuǎn)。她雖然考入一個不錯的學(xué)校,但是畢業(yè)后不接受父母的建議,自己選擇了一個其他城市的青年結(jié)婚,但婚后卻和父母一樣常常陷入爭吵。

(以上故事來自天涯論壇,為保護隱私,隱去真實姓名。)

“貧窮觀”猛于虎

在A君和B君的故事里,可以看到貧窮和富裕發(fā)展的兩條不同的軌跡,而劃出這條軌跡的,卻是深植在父母心中的思維方式。發(fā)家致富各憑本事,但是貧窮卻有著一些特定的跡象可循。

貧窮的消費觀

有貧窮觀的父母本身就是對商品經(jīng)濟不敏感的人,比如B君的母親,常年很少去逛街,常常貪圖便宜和方便,就近選擇商品。

偶爾帶孩子去逛一次大商場,兒時的A君和B君如果對父母說:“我想要買這個,我想要買那個。”

他們的父母會給出不同的答案:

A君父母:“好啊,媽媽研究一下你想要什么。哦,這個商品是哪里出產(chǎn)的?什么材料做的?有什么玩法?...(和導(dǎo)購員寒暄一番)寶貝,媽媽覺得這個不太適合你,它有點復(fù)雜,等你再長大一點才可以玩。我們?nèi)ジ舯谠倏纯?,找一個更好玩的好不好?”

B君父母:“這個太貴了,我們買不起。別買了,快走快走。(如果孩子哭鬧,父母可能惱羞成怒,甚至對孩子大吼大叫。)”

這件事情背后折射的影響是什么呢?

對于A君,知道了要對商品進行合理的研究和分析,逐漸了解商品的價值來自哪里,知道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。錢不是不可以花,而是需要花在合理的地方。

對于B君,總是有種“我們很窮,買不起東西”的感覺。這種感覺會導(dǎo)致孩子的自卑感,令他的人生失去最基本的“底氣”,甚至在很長時間里令他對高精尖或高大上的東西產(chǎn)生抗拒或者逃避心理。

貧窮的生活方式

越有錢的人,越是精打細(xì)算,會估量每一分開銷的價值,并且把錢花在有投資回報的事情上。本文最開始提到的這位有錢的高中女生,大概就是受到這種思維影響,認(rèn)為這種漲價沒有提升她的投資回報率。

而沒有錢的人,要么變成“守財奴”,要么就是窮大方。

邏輯一:貴的東西不要買,沒錢買不起。

邏輯二:買廉價的商品就代表節(jié)省。

所以他們只能擁有廉價的商品,不懂辨別商品的真正價值。而那些廉價的商品質(zhì)量不高,導(dǎo)致他們的購買頻率提高,又陷入一個“買廉價商品,短期損壞,繼續(xù)買廉價商品”的死循環(huán)。

如果去B君的家里,總會發(fā)現(xiàn)某個角落堆滿了玲瑯滿目的雜品,因為他們購買的東西非常容易損壞,而壞掉了又舍不得丟掉,總想著哪一天還能用,或者可以送給別人,可是常常別人也不要,只能堆在家里,越堆越多。

貧窮的待人處事

在B君的故事里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她的母親屬于女強人的類型,性格好強,事事包辦,然后又對丈夫諸多指責(zé),而A君的母親雖然不工作在家里休息,卻深得丈夫和孩子的信賴,懂得享受生活,也為家人創(chuàng)造美好的生活方式。

窮人的觀念是“我不快樂是因為我沒有錢,所以我要多掙錢”,他把時間都花在掙錢上,但不懂真正讓生活更為輕松和快樂的,是人心。人心是柔軟的東西,需要時間的滋養(yǎng),把掙錢的時間分出來去滋養(yǎng)周邊人的人心,不會減少多少錢財,其投資回報卻更加直接和明顯。

把時間花在家人的相處上,給家人做一頓早飯,帶孩子出去玩耍,和親戚朋友聊天,為別人準(zhǔn)備一份禮物...

宿命論者覺得自己的命不好,別人擁有很多機會。但機會其實是公平的,機會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,每一次交流,每一個感恩,都存在著機會。捫心自問,自己對此視而不見,則能責(zé)怪命運?

貧窮對于孩子的影響

這種來自父母的思維方式,通過每日的交流和相處,傳遞給了下一代。這是學(xué)校教育無法觸及的原始地帶,卻對孩子的行為方式產(chǎn)生重要的影響。

知乎上有人舉了個例子,可以看到貧窮觀如果植入到孩子的腦中,會產(chǎn)生怎樣的影響。

穿衣打扮,行事寒酸。

沒有貧窮觀的人,無論穿什么樣的衣服,都行動磊落,因為他不在乎。而擁有貧窮的人,也許從小被人嘲笑太多次,總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外表,即使穿上西裝領(lǐng)帶,也總是有被人關(guān)注的不自在感,顯得非常拘束。

拘束的狹隘心態(tài)

同學(xué)之間有好玩的東西,比如電腦,或者樂器,沒有貧窮觀的人,大大方方地借用,不覺得有什么,而沒有貧窮觀的人,對此卻畏畏縮縮,不敢談起,因為他害怕借用了自己萬一弄壞了,還不起。

自卑卻又有強烈的自尊心

貧窮感深植心中的人非常敏感,和朋友出去吃飯,不愿意接受別人請客,怕別人覺得自己窮;不愿意接受別人的幫助,怕別人覺得自己窮;甚至去商場銷售員一個無心的眼神,都能夠刺激到心中那根窮的神經(jīng)線和自尊心。

防備心重

有貧窮感的人通常也是沒有安全感的人,所以對人都非常防備,不敢提及自己的家庭以及任何過去,與別人的交流也不會太深入。無論對于喜歡的人和不喜歡的人,都保持著距離,不愿意別人探究自己。

這一切就像是得了一種如影隨形的病,由父母的言行植入到孩子的心中,從此揮之不去。

我還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很有趣的現(xiàn)象:

其實越有錢的人,反而越是精打細(xì)算,會估量每一分開銷的價值,并且把錢花在有投資回報的事情上。

本文最初提到,那個看似很富裕的女生居然還在抱怨新加坡的學(xué)費昂貴?

我想她一定很了解父母的錢都是通過投資一分分賺回來的,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。

我想她也一定知道,花錢都需要在有效的地方,比如她選擇居住在公寓里,一方面因為公寓光線好,有助于她的學(xué)習(xí),另一方面也是進行過比較,雖然公寓的租金比組屋略高,但是交通更加方便,上學(xué)的時間大大縮短。

而這些,都是她的父母教給她的。在她做一個選擇的時候,都會詳細(xì)地咨詢父母,然后得出一個性價比最高的決案。

這就是一種教育方式,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和貧富沒有太多直接的關(guān)系,因為無論父母貧窮和富裕,都可以嘗試使用這種教育方式,而不是因為自己的貧窮,就把“貧窮觀”同樣塞給自己的孩子。

不要告訴孩子,這個商品很貴,我們買不起。

告訴孩子,我們每個月都有預(yù)算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超預(yù)算了,所以我們只能下次再買。

告訴孩子,這個商品有比較復(fù)雜的性能,適合更大一點的孩子玩,所以等你再長大一點,我們就可以買這個商品。

不要告訴孩子,家里沒有錢,只能靠你了,你要好好上學(xué),才能賺錢養(yǎng)家。

詢問孩子,你喜歡什么,為什么。

詢問孩子,你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,我們可以為你做什么。

不要告訴孩子,媽媽太忙了,沒有時間陪你,你自己玩。

請求孩子幫忙,和孩子說,媽媽喜歡你和我一起做家務(wù)。我們一起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。我們一起做飯,享受美味的飯菜。

不要告訴孩子,你只要好好學(xué)習(xí)就可以了,其他什么都不用你管。

告訴孩子,要勞逸結(jié)合,只有強壯的身體,才能支持長久的學(xué)習(xí)。

告訴孩子,每個人身上都有優(yōu)點,都是你學(xué)習(xí)的對象。

教育本來就是和窮富沒有關(guān)系的事情。我們教育孩子,不是為了讓他背上沉重的家庭負(fù)擔(dān),但是為了讓他自食其力,撐起他自己的天空。

不要把貧窮作為督促孩子的理由,我們養(yǎng)育孩子,是因為,我們愛他。

作者:安吉拉,本文轉(zhuǎn)自公眾號:iYC親子功課。

責(zé)任編輯:鄭梅欽
關(guān)注微博 新聞先知道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