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現在的位置:海峽網>新聞中心>國內頻道>國內新聞
分享

農民"新負擔"阻礙就近城鎮(zhèn)化

中西部部分農村調研顯示,住房、醫(yī)療、婚喪嫁娶等消費性負擔有加重跡象

一位特困地區(qū)的貧困戶年收入只有1萬元,但當地的彩禮卻十分昂貴,為了娶媳婦舉債28萬元;有的農村“人情不是債,頭頂鍋來賣”,趕人情成為不少家庭的主要支出;而看病貴、買房貴、教育負擔重等問題更加普遍……

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近期在中西部部分農村調研發(fā)現,隨著農村城鎮(zhèn)化、農民市民化步伐加快,教育、住房、醫(yī)療、婚喪嫁娶等消費性負擔及人情負擔有加重跡象,農業(yè)現代化過程也暴露出一些制度性交易負擔。

這些問題導致一些地方就近城鎮(zhèn)化步履維艱,部分農村出現“二次”空心化現象;一些農民收不抵支形成支出型貧困;同時,新經濟新業(yè)態(tài)發(fā)展存在一定障礙。

消費性新負擔加重

記者近期在湖北、江西、甘肅等地農村調研發(fā)現,農村稅費改革以來,農民稅費負擔銳減,各種強農惠農政策惠及億萬農民。然而,隨著農村消費需求的提升,農民在日常生活、教育等方面開支猛增,婚嫁彩禮高企、人情負擔沉重,農民消費性的新型負擔問題凸顯。

部分農村結婚彩禮動輒一二十萬元,一些農民不得不舉債湊彩禮。在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西坡鎮(zhèn)西坡村,貧困戶劉雪釵小兒子去年結婚,彩禮花費20萬元。這筆彩禮已經超過省城蘭州水平。劉雪釵家庭年收入約1萬元,加上結婚等開銷,目前欠下外債28萬元。“彩禮這么高,等大兒子結婚,我還得繼續(xù)借,把人愁的。”劉雪釵說。

不少農村婚喪嫁娶大操大辦,趕人情成為一些家庭的主要支出。“人情不是債,頭頂鍋來賣。”湖北省監(jiān)利縣棋盤鄉(xiāng)碼頭村村民何宜均說,村里鄰居之間隨禮要兩三百元,遠親至少500元,近親則要上千元,多的三五千、上萬元,即便是貧困戶,趕人情一年至少也要上萬元。

而村里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的風氣很盛,家里死個人至少要花五六萬元;年前何宜均堂哥去世,一場喪事辦下來花了18萬多元,收的禮金則超過20萬元。

沉重的社會負擔使得一些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致貧返貧。甘肅省慶陽市寧縣中村鎮(zhèn)鄧家村貧困戶鄧拴科有兩個兒子。25歲的小兒子在西安的一家電腦學校學技術,每年要開支1.5萬元;為給大兒子娶媳婦,老張家總共花掉15萬元彩禮錢,至今仍欠下2萬元外債,遲遲無法脫貧。

由于城鄉(xiāng)教育資源不均衡,不少農民家里蓋著樓房,但為了孩子教育卻不得不“蝸居”在城里的一間間陪讀房內,或進城買房,無形中構成了新的家庭負擔。

今年45歲的高桂女是鄱陽縣雙港鎮(zhèn)人,丈夫在外打工,每年收入只有三四萬元,自己陪二女兒在鄱陽縣饒州中學讀高一。“在這里住很不習慣,既要開銷,又不能工作。但看著大家都來陪讀,擔心自己不來會影響孩子高考發(fā)揮。”坐在堆滿生活物品的陪讀房里,高桂女坦言,家里收入基本只夠陪讀開銷,還有一個兒子馬上要讀高中,再來陪讀負擔更重。

一些希望為子女在大城市獲得更好教育資源的農村家長開始擇校,部分農村逐漸興起“擇校熱”。湖北省崇陽縣沙坪鎮(zhèn)東關村村民劉雄標一家租住在縣城的一套破房子里,擔心農村小學教學質量不高,他們把兩個孩子都送到縣城讀書,夫妻倆一年只有五六萬元的收入,小孩教育支出就要花掉一大半。

還有的農民家庭為讓孩子享受到更好教育資源選擇在城市買房。

47歲的馬振華是江西萍鄉(xiāng)湘東區(qū)下埠鎮(zhèn)虎山村村民,平時主要在村鎮(zhèn)安裝有線電視賺取收入,一年到頭能掙六七萬元。馬振華在村里有棟自建房,去年7月,他在萍鄉(xiāng)中學附近買了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,售價約50萬元,前些年攢下的收入都拿來買房了。他說,在農村大家彼此熟門熟戶,萬一家里有點事鄰居也有個照應,進城買房主要是為下一代考慮,“如果家門口就有好學校,家庭負擔肯定小很多”。

醫(yī)療開支是農村家庭開支的重要部分,一些農民感嘆“病不起”。江西省萬年縣楊芳村村民許保發(fā)今年60多歲,妻子早年去世,父子倆相依為命。自認為身體壯實,許保發(fā)常年在外從事重體力勞動,基本沒有體檢過,身患心臟病卻不知情。

許保發(fā)說:“沒檢出來還好,萬一檢查出來怎么辦,家里還是拿不出錢來呀。”今年2月,外出打工的他不幸中風,初步治療花去兩三萬元。由于家庭收入捉襟見肘,進一步治療需要花十余萬元,不得不暫時擱置。

記者采訪了解到,“寧可不知道、也不想體檢”的心態(tài)在農民家庭里較為普遍,因病致貧也是很多農民貧困的重要原因。

此外,當前農民市民化和農村城鎮(zhèn)化趨勢逐漸顯現,家庭日常生活開支節(jié)節(jié)攀升。55歲的監(jiān)利縣周老嘴鎮(zhèn)大李村二組村民吳登喜有記賬的習慣,他家里生活開支增長很快,近幾年都超過2萬元,今年過年辦年貨就花了1萬多元。

吳登喜說:“以前農民都是自給自足,日常開銷很小,現在都不怎么養(yǎng)豬種菜了,還老在一塊吃吃喝喝,不少人柴米油菜都靠買,這無形中就把開支搞大了。”

出現“二次空心化”現象

中西部部分農民面臨的這些新負擔,勢必讓一部分人進城難、返鄉(xiāng)難,影響就近城鎮(zhèn)化進程,制約農村新經濟新業(yè)態(tài)的發(fā)展,還會讓原本就生活困難的農民難上加難,形成支出型貧困。

中央提出,今后一個時期要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(qū)就近城鎮(zhèn)化。但記者調研發(fā)現,不少農民或在家蓋起了樓房,或在鄉(xiāng)鎮(zhèn)或縣城買房置業(yè),但由于生活成本漸漲、本地就業(yè)機會少,他們不敢返鄉(xiāng)、無法進城。

剛在縣城寬敞的新房陪兩個孩子過完春節(jié),湖北崇陽的“80后”農民工汪慶夫妻倆就返回了上海的工廠,他們原本想在縣城找活,由于工資較低不得不放棄。

汪慶說:“孩子慢慢大了,家里房子也裝修好了,很想回來工作,但家里的工資比上海每月要低兩三千元,自家房貸、小孩讀書負擔很重,只能在外面再干兩年了。”

湖北監(jiān)利縣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局副局長袁長波說,由于農村社會負擔越來越重,很多農民常年在外打工,不敢回家團聚;過個年至少要花1萬元,有的人就六七年不回家過年,以規(guī)避這些人情負擔。

在江西省鄱陽縣西分村,記者看到,不少村民都建起了兩三層的樓房,但由于外出務工人員多,房屋空置率高達50%,呈現“二次空心化”趨勢,形成資源浪費。“以前大家外出打工是為了蓋房子,現在房子蓋好了,家里還是留不住人。”今年66歲的鄱陽縣西分村村民江明禮說。

制度性交易負擔較重,影響農業(yè)效益和農村新業(yè)態(tài)發(fā)展。中西部某縣一“80后”創(chuàng)業(yè)青年兩年前從北京返鄉(xiāng)從事農村電商,主打黑芝麻系列產品。他說,黑芝麻進入大市場的第一步便是進行產品資質認證,然而自己去跑認證半年都不一定能辦下來,而給中介交萬把塊錢,輕輕松松一個星期就能辦下來。

此外,隨著農業(yè)規(guī)模化、現代化逐漸普及,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。監(jiān)利縣福娃三豐水稻專業(yè)合作社流轉了2400多畝、代管1萬多畝田地。合作社負責人周振濤說,由于銀行貸款難,他不得不找民間借貸,去年光利息就付了10多萬元,占到利潤的40%。“現在合作社普遍缺資金,利息成本成了很大的負擔。”

銀行貸款“嫌貧愛富”這一老問題逐漸成為農業(yè)新業(yè)態(tài)發(fā)展的“攔路虎”。

今年32歲的肖敏奇是中部某縣村民,家里條件比較困難。在外打工十年后,肖敏奇決定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,從事農村電商,銷售村里的大米以及部分土特產。同時,他還去貴州織金縣取經,在家種植紅托竹蓀。

但由于市場研判失誤,紅托竹蓀的銷路不暢,去年一年肖敏奇虧損一萬多元。創(chuàng)業(yè)不順,加上未成婚,肖敏奇父母也看著著急。過完年后,他重新背起包袱,跟親戚去云南學手藝。

肖敏奇說,村里一些種植有機水稻、獼猴桃的農戶均有機會拿到政府補貼,但他種植竹蓀拿不到,有點難以理解。“他們種植規(guī)模有幾十畝,確實比我規(guī)模大,但我們對資金的需求也不一樣。”肖敏奇說,本想去銀行貸款闖過“創(chuàng)業(yè)的第一道關口”,但得到的回復卻是“規(guī)模太小,又沒抵押,貸不到”。

責任編輯:肖舒

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
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
福建商業(yè)養(yǎng)老保險覆蓋613萬余人
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
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
一周熱點新聞
下載海湃客戶端
關注海峽網微信
?

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14 舉報郵箱:service@hxnews.com

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,請聯系我們,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。

溫馨提示:抵制不良游戲,拒絕盜版游戲,注意自我保護,謹防受騙上當,適度游戲益腦,沉迷游戲傷身,合理安排時間,享受健康生活。

CopyRight ?2016 海峽網(福建日報主管主辦)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-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:20070802號

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(海峽網)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。

版權說明|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| 聯系我們| 法律顧問| 舉報投訴|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

友情鏈接:新聞頻道?| 福建頻道?| 新聞聚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