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海峽網(wǎng)>新聞中心>國內(nèi)頻道>國內(nèi)新聞
分享

跑一兩次春運,這個列車員就長大了

沒有多少人還記得這些餐車后廚的故事了。李娟所在的車次前幾年還跟隨高鐵大流,取消了后廚,改用微波爐加工的快餐。只是,售賣了一段時間后,餐車的業(yè)績不好,乘客還老反映意見,希望能在漫漫旅途上吃上一口現(xiàn)炒的熱菜熱飯。

沒多久,她的廚房又回來了。

那時,李娟已經(jīng)拿不準乘客的喜好。他們的盒飯有時候推了一圈才賣掉十多份。過去,這個數(shù)字一度達到三位數(shù)。

她不清楚,口味越來越多樣的乘客是否還會喜歡餐車提供的餐食。人過中年的李娟會瞇起雙眼、雙手交握,小心翼翼地問前來采訪的記者,“高鐵的快餐好吃嗎?跟咱餐廳的比呢?”

今年是她來到餐車工作的第10個年頭。餐車的活兒基本從“車轱轆開始轉的那一刻起”就得忙起來。

她曾經(jīng)跟隨餐車臨時編組穿過西北。列車在甘肅漫天的黃沙里待了好幾天。她不敢洗臉,每天只能用“一丁點兒水”刷牙,睡覺時從窗戶縫呼呼地灌進冷風。

綠皮車廂窗戶關不嚴實,她的臉“像叫花子一樣臟”,車子開了三天三夜,她偷偷一問,竟然還在甘肅,把她嚇得差點暈倒。壘了半個車廂、足足兩米高的土豆、白菜和芹菜都陸續(xù)見了底,列車還是時走時停,她也不敢下車透氣,怕一下去車就走了。

熬了足足半個月,她終于回到了北京。

在春運時節(jié),每一個餐車工作人員都要應對層出不窮的狀況。她在開往阿爾山的列車里,用煤生火熏得滿臉漆黑,連鼻涕都是黑的;在深夜的餐車遇上挑事兒的乘客,好說歹說也要強勢占座,不得已,她擺出“居委會大媽”的架勢,跟人語重心長地談心,才把人勸走;她遇到不講理的乘客,罵罵咧咧說飯不好吃要投訴,這個有了兒子的媽媽,也只能彎下腰低下頭,聽著年輕的乘客對她的一項項數(shù)落。

工作18年,她有13個春節(jié)都是在繁忙的餐車度過的。她錯過了兒子的成長,也錯過了家庭的團聚,可這個女人說,自己無論如何還是舍不得離開餐車。

她還記得,胃不舒服的乘客會在深夜找來,請求餐車給熬一碗粥。還有提著蛋糕的年輕人跑到餐車,笑著跟她商量,能不能給做碗長壽面,同行的朋友今天正好生日。

這些請求,李娟沒有拒絕過。

這是她舍不得餐車的原因,不管旅客身份如何,那么漫長的旅途中,“餐車就像一個家”,給人熱乎的飯菜,陪人走完回家的路。

已經(jīng)離開列車員崗位的張雍也格外眷戀餐車。碩士畢業(yè)后,他進入北京鐵路局北京客運段工作。他說自己在餐車師傅的“無數(shù)次加餐”下飛速發(fā)胖,也在擁擠喧鬧的硬座開始學習“社會的第一課”。

負責給乘客補臥鋪票的他看到了“人生百態(tài)”。有和善的年輕人和中年人,主動讓老人和腿腳不便的人士“插隊”,還擺擺手,“沒事沒事,大不了我不睡了唄”。

也有人一路眼巴巴求著他補臥鋪票,幾經(jīng)輾轉終于輪到后,他把好消息帶過去,對方的臉卻變了,“不就是個‘補臥鋪’的嗎?”

他在春運火車上目睹過生命的誕生。他為突發(fā)疾病的旅客緊急呼叫過醫(yī)生,素不相識的人們在擁擠的列車騰出一片空間,作為臨時的“診室”。

在一些攝影師的鏡頭里,還留存著更久遠的影像。有生命在春運途中逝去,遺體被抬到站臺,用白布遮住,列車呼嘯而過,人們從綠皮車的窗戶探出腦袋,注視著白布下的遺體。

跑了一兩次春運,張雍覺得,自己長大了。

如同毛細血管一般張開的鐵路版圖里,春運的每一天都記錄著這個時代人們的喜怒哀樂。

著急回家的人們總是健忘。有人丟了身份證,有人把駕駛證落下了,有人上車帶著2個箱子,興沖沖地下車只提走一個,還有人把價值幾千元的杯子落在車上,有人丟下第二天要用的儀器自己下了車。這一點,不分高鐵和普速列車,也不分過去和現(xiàn)在。

李偉覺得,那是中國人一直沒變的東西——近鄉(xiāng)情怯的興奮與激動。

高速飛馳的列車就像這個時代本身,會不斷向前發(fā)展。這一路,很多東西會慢慢消失,但也會留下許多時代的烙印

行駛在發(fā)達地區(qū)的普速列車終究是越來越少了。12萬公里的鐵路運營里程里,高鐵的標記正愈發(fā)突出,“四縱四橫”高鐵網(wǎng)緊密地包住了地圖。李娟時不時感到憂慮,或許再過不久,隨著普速列車的淘汰,餐車廚房也將正式告別舞臺。

比起傷感著離別,一路緊緊跟上飛馳的鐵軌顯然是更明智的選擇。米梓愿覺得,這十幾年,高速飛馳的列車就像這個時代本身,會不斷向前發(fā)展。這一路,很多東西會慢慢消失,但也會留下許多時代的烙印。

當初來到鐵路工作時,她心里是“一萬個不愿意”。她母親是個“老鐵路”,死活要讓女兒進鐵路系統(tǒng)工作,可那時,年輕的米梓愿更期待成為一名空姐。當年面試時,同一棟建筑,航空公司的招聘點在3樓,鐵路的在2樓。她眼巴巴地望著走上三樓女孩的身影,一個又一個,心里全是羨慕。

剛開始工作時,進入航空公司的閨蜜收入是她的10倍,還“特有面兒”,這讓她一度“心理落差很大”。如今14年過去,這位高鐵列車長說自己“慶幸選擇了這份工作”,她得到了期待已久的社會尊重,收入也和閨蜜持平。

盡管每天工作時不時超過12個小時,偶爾兩天兩夜都沒怎么合眼,但她還是覺得自己“累并快樂著”。

那些未曾改變的時代烙印則讓張雍記憶猶新。盡管只在火車上過了一兩個春節(jié),可那種一火車的人無論如何都要回家過年的渴望讓他感觸良多。

有一年除夕夜,臥鋪車廂空了大半,黑黢黢的看著“讓人害怕”。列車長叫上了所有乘務員,還喊上幾個乘客,一起聚到餐車。大家開著玩笑,放著音樂,邊包餃子邊等待新年到來——由于崗位的原因,這些在春運時忙著把人們送回家過年的人,只能在飛馳的火車上過年了。

快到辭舊迎新的時刻,有人用手機連接了藍牙音響,把提前下載好的鞭炮聲和《步步高》的樂曲放了出來。噼里啪啦的假鞭炮聲中,低垂的夜幕中,中國人“步步高”的一年開始了。

吳強甚至覺得,春運本身,或許就是鐵路給這個時代留下的烙印。他在今年格外留意中國鐵路總公司發(fā)布的春運時間。2017年鐵路春運從1月13日起至2月21日止,共40天。

他特地選擇1月12日和1月13日都跟車出行,發(fā)現(xiàn)12日那天的列車上座率沒有突出變化,“完全看不出春運的景象”,可日歷翻過一頁后,卻不知怎么,冒出了許多探親的家庭、做生意的老板、歸途的學子,車廂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。

這個工作了16年的“老鐵路”一瞬間突然明白,“是春運本身,我們設定春運的第一天,其實就是給這些返鄉(xiāng)的人一個信號,提醒他們,春運了,該回家過年了。”

那是中國一個固執(zhí)的鬧鐘。一年只響一次。它提醒人口第一大國的國民,是時候結束這一年的繁忙,收起這一年的心事,回家過年。袁貽辰

責任編輯:林晗枝

最新國內(nèi)新聞 頻道推薦
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
漳州市貨車司機上演“速度與激情”
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
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
一周熱點新聞
下載海湃客戶端
關注海峽網(wǎng)微信
?

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14 舉報郵箱:service@hxnews.com

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,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(nèi)刪除。

溫馨提示:抵制不良游戲,拒絕盜版游戲,注意自我保護,謹防受騙上當,適度游戲益腦,沉迷游戲傷身,合理安排時間,享受健康生活。

CopyRight ?2016 海峽網(wǎng)(福建日報主管主辦)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-2 閩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:20070802號

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(海峽網(wǎng))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(jīng)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。

版權說明| 海峽網(wǎng)全媒體廣告價| 聯(lián)系我們| 法律顧問| 舉報投訴| 海峽網(wǎng)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

友情鏈接:新聞頻道?| 福建頻道?| 新聞聚合